468 满清的警觉
太平军远征舰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吞并消化了印度半岛沿岸的繁华地带,并在这里建立了稳固的行政统治,直属于太平天国中枢控制。 最重要的是,太平军在印度半岛沿岸港口城市建立了稳定的永久补给点! 这里成为了太平天国继续向远东扩张的一张踏板。 1701年初,建设完印度半岛沿岸补给点的太平间远征舰队,在新的太平军生力军的支持下,开向了马六甲海峡,这里此时正被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军占据着! 西葡联军吸取了法兰西波旁王朝的教训,没有拿弱不经风的舰队跟太平军远征舰队的铁甲舰硬碰硬,更没有让陆军士兵用鲜血证明太平军的补给能力,西葡联军的本土都被太平天国占领了,对洪天成的畏惧丝毫不下于法兰西波旁王朝! 他们现在只能在美洲殖民地和东南亚殖民地苟延残喘,自然更不敢跟太平军掰掰手腕。 甚至,西葡联军的政府,已经设定好了投降计划,一旦太平军真的大军远征美洲,西葡联军将会极力争取优待政策,然后再向太平天国投降…… 反汉同盟的覆灭,已经打断了西葡联军的脊梁骨,让他们欺负东南亚猴子和美洲土著部落没问题,让他们拿着燧发枪跟太平军打仗,谁爱去谁去! 因此,畏惧太平军的西葡联军查清了兵临马六甲海峡的太平军舰队实力后,果断全军撤退,甚至连遗留的堡垒都没来得及炸掉,完好无损的留给了太平军接管…… 太平军远征兵力有限,只接收了西葡联军留下来的沿岸港口据点,深入群岛的殖民地则没有插手,东南亚猴子再次获得了短暂的自由…… 太平军不会分兵去占领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整片群岛,太平军需要的不过是一处补给点踏板罢了。 跨洋作战可不是开船直达目的地,最好能沿着海岸线,一边补给一边远航,如果不行,也会尽可能的在航线各个节点设立补给点,不然一艘船根本装不了多少物资。 就这样,太平军远征舰队一路向东,沿途碰到的西葡殖民者全部撤退,丝毫不给太平军接触的意思,西葡殖民者的白人人口不多,他们是不会送到太平军手里自杀的。 因此,太平军在东南亚各岛的航行,没有打多少仗,原本的东南亚土邦势力都被西葡联军打趴下了,西葡联军一走,这些地盘就沦为无政府状态,被当地人重新接管,这些当地人在被太平军用马克沁重机枪教训了一顿后,就变得异常老实,没有惹出任何麻烦。 太平军甚至在当地扶持起来几个亲汉的土邦政权,当权者全都是曾经从大陆移民到南洋的汉人后裔! 南洋的汉人后裔根本没想到,在遥远的西方竟然还有一个如此强大的汉人政权! 随着太平军一路建立补给点接近满清帝国,正处于康熙王朝巅峰时期,国泰民安的满清帝国,终于得到了南洋商人传回来的消息! 一支以汉人为主体,打着太平天国旗号的汉人政权,正一边宣扬灭清复汉的口号,一边向大陆扩张而来! 目标十分明确! 并且南洋商人亲眼所见,那些太平军汉人士兵,样貌长相与大陆上的汉人平民完全一样,黑发黑瞳黄皮肤,根本不是西洋的殖民者。 更不是色目人(突厥种)! 一直在防备汉人造反,甚至不惜颁布留头不留发这种奴役政策的满清帝国,得知有一个汉人国度杀回来后,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 这与那些样貌明显不同的西洋人不同,西洋人再牛逼,也不可能获得大陆之民的认可,但汉人国家不同,明朝被灭亡的时间并不长! 满清帝国底层有的是怀念过去的顽固分子! 康熙王朝时期刚经历了数场大战,满清帝国的八旗子弟兵虽然已经开始腐朽,但地方上的绿营等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还是有的,这个时候的满清帝国正规军,远没有道光年间的清军那么弱渣。 满清帝国可以说正直巅峰时期,效率还是蛮高的,哪怕太平军远征舰队还在南洋,满清帝国就已经开始派出大量伪装成商人的眼线探查这支突然冒出来的西洋汉人军队的底细。 并且,沿海地区的清军也开始进入战备状态! 随着满清帝国的重视,零零散散的太平军资料也传入满清帝国,然而,这些资料在满清帝国高层眼里,纯属荒唐! 什么能不间断连射的火器,一炮能打数里远的重炮,能炸出一个大坑的炮弹…… 这怎么可能嘛! 清军又不是没玩过火器! 康麻子也是个知兵的皇帝! 与准格尔的战争至今还没有停止呢! 当然,因为俄罗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行为,准格尔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西方,跟满清帝国的战争早已没有最初那么激烈。 康熙年代,满清帝国可没有放弃火器,满清帝国为了平定三藩攻略台湾,研发出来的红衣大炮理论射程比明末的火炮还要远,质量也更好。 当然,这只是因为明末年间的火器更渣渣而已…… 由于太平军在南洋只进行了几次威慑性战斗……哦不,准确来说是屠杀,就是摆开舰炮和马克沁重机枪,然后一顿兔兔轰炸…… 这种震撼的血腥场面,自然被南洋土著详细记了下来,然后成为太平军成为南洋霸主的有利依据! 自然而然的,满清帝国的眼线得到这些情报也相当轻松,花点钱就能打听道。 镇远号和定远号上的主炮自然可以打数里之远,马克沁重机枪也可以不间断连续射击,主炮炮弹更是一发一个大坑! 这一切在科技水准有限的满清帝国高层眼里,理所当然被当成了歪理邪说! 只当是南洋落后的土著没见过火器,夸大其说而已。 当然,产生这种想法,与满清帝国中枢普遍存在的高傲姿态密不可分,此时康熙王朝内定四平,以天朝上国自居,自大的心里正处于节节攀升的时期,自然是傲气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