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调虎离山?
掠夺诸多星辰本源,此举本就骇人听闻,吸引群仙关注,如今更是有人悍然动手。 此刻天下目光,全部都被吸引过来。 群仙对此举无不侧目,静静的注视着眼前局势。 杨启峰凝视着浩瀚星空,脸上浮现出冷笑之色,要看看北方鬼帝遭受灭顶之灾后,太玄天尊是否会继续隐藏下去。 不,哪怕是太玄天尊选择继续隐藏,但北方鬼帝也是不得不救。 北方鬼帝乃是小弟,去听从大哥的吩咐去办事,到时候遭遇了危险,太玄天尊这位当大哥的要是无动于衷,那么肯定会让上下心寒,到时候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所以这一局,当太玄天尊有所反应的时候,那么最后就是杨启峰占据上风的时候。 未知才最为可怕,因为未知代表着神秘,神秘形容起来就是无所不能,这也是为何一个个大BOSS未出场前逼格都冲出大气层了。 可当BOSS真正登场后你就会发现,BOSS逼格已经狂掉,都已经掉入了泥土中。 这就是因为BOSS出场后,BOSS的本事就受到了限制,再也不像是在幕后时,无所不能,呼风唤雨。 再具体一些就是站在阳光下,BOSS的本事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绝对的做不到三,而隐藏的时候一些狗头作者完全能够给加戏,休要说是三了,就算是一百,都能够给你加上来。 只要太玄天尊的小弟暴露,杨启峰就能够从容的开始制定计划,一个个的送他们归西,到底是杨启峰崛起时间速度太快了。 对于当前这天庭九君还有五方鬼帝的底细,并不是太过于了解,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昊天革新前的底细,是否的和太玄天尊有所牵扯,杨启峰统统的都不是太了解。 要是在这一方世界久了,到时候就算不知道谁到底是敌人,可大致的判断还是有的,不像是现在两眼一抹黑,完全都是纯粹的靠猜测。 杨启峰双眸炯炯凝视着北方鬼帝,伴随着北方鬼帝动手,对方身处于何地,根本隐瞒不过杨启峰的这一双苍天之眼。 紫微星辰光芒大炙,这一刻释放出的光辉,炫彩夺目,浩瀚星空在这一刻,完全被紫微星辰的光芒所充斥。 光芒宛如一柄柄利剑,不断的穿刺而出,深深的刺入到漆黑如墨的鬼气巨手中,清晰可见的五指不断的开始崩溃,寸寸的鬼气不断的崩塌毁灭。 转眼之间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所有鬼气完全的破灭,浩瀚星空被紫色渲染,犹如一道紫色星河贯穿星空。 北方鬼帝要是在幽冥界中,倒是能够和仙道天仙媲美,可离开幽冥界来到人间,无幽冥界权柄加持,北方鬼帝算是最弱的天仙了。 鬼气破灭,紫微星辰绽放的力量,开始追根溯源冲向北方鬼帝。 一道身影独立于浩瀚星空之中,健壮的肌肉撑起漆黑如墨的甲胄,魁梧犹如蛮牛的身躯,此刻散发着森森鬼气,宛如一位魔神一样。 浩浩荡荡汇聚来的紫色星河,其中隐约可见星辰之影,不断的在星河中滚动,宛如碾压世间一切。 散发的鬼气不断的肆虐,最后和星河碰撞在一起,双方开始不断的消融,就像是水与火一样,二者开始触碰在一起后,不断的开始蒸发形成了蒸汽。 短短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浩浩荡荡的星河消失的无影无踪,星空再一次恢复平静。 北方鬼帝尽管是最弱的天仙,鬼道要弱于仙道,可到底这是一位天仙,杨启峰有意控制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维持在天仙层次,这只是借助紫微星辰力量的一击。 中间过了好几手,残留不下来多少力量,这才能够被北方鬼帝轻松的挡下。 杨启峰背负双手,脚下星光丝丝浮现,上下纵横组成了阶梯,一步一阶,五六步之间杨启峰已经走到了北方鬼帝身前,立于浩瀚星空之中。 “鬼道的垃圾,也敢挑衅朕!”杨启峰语气不屑,目光看着北方鬼帝,双眸中充斥着讥讽。 “今日朕让你再死一次!”杨启峰并未有交谈之意,言辞完全就是宣示,死字说出口,一拳轰然的挥舞而出。 这一拳纯粹由力量组成,拳劲聚而不散,纯粹的力量划破星空,星空不断的扭曲起来,空间在此刻都不稳定。 北方鬼帝手掌伸出,五根手指上面佩戴着五枚戒指,戒指颜色一般无二,全部都是无黑色,戒指上面雕刻着白色的骷髅头,一种特殊的光泽不断的流转,最后流入到骷髅头的嘴巴中。 这一幕就宛如被骷髅用嘴吞噬掉了这光泽一样,五枚戒指一起看去,极度的阴森恐怖。 五枚鬼戒的骷髅嘴巴此刻突然不再吞入光泽,反而直接再嘴巴中吐出,乌黑的光泽直接流入到北方鬼帝的手掌中。 肉眼可见的速度,北方鬼帝的手臂开始鼓胀起来,上面的甲胄也一起膨胀,最后犹如水缸粗细,远远的超越了北方鬼帝腰身。 一拳轰然的打出,汹涌澎湃的鬼气,不断的蔓延开来,犹如万鬼出笼,哀嚎的声音响彻不断。 轰隆一声,二者碰撞在一起,摧枯拉朽的力量瞬间爆发。 鼓胀起来的手臂,一下子炸裂开来,上面的甲胄也随之裂开,北方鬼帝极为果决,到底是身经百战的人物,战斗经验可谓是极为的丰富,手如刀锋,准确在力量蔓延开来时,一下子斩中了自己手臂,切割掉了自己的手臂。 看着手臂如同炸弹一样爆炸,北方鬼帝断裂手臂的地方,鬼气开始蔓延开来,一条手臂重新长出,鬼戒依然牢牢的佩戴着,只是上面的数量已经少了一枚。 北方鬼帝极为的狼狈,二者初次交锋,北方鬼帝就吃了不小的亏,可此刻北方鬼帝非但不怒,冷峻的脸庞露出讽刺,讥笑的讲道: “枉费我高看你一眼,原来商帝也不过是一介莽夫。” “可曾听过调虎离山?” “不!” “朕只听过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