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村上信之助的劝说
于是村上信之助态度温和地对李毅鑫劝道:“其实王庆林也不是有意的,毕竟不知者不罪。我相信如果王庆林如果知道你走私烟土是因为参与了我们的秘密计划,那么再借他是个胆子他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和你过不去。所以你和王庆林之间还是要以和为贵,不要搞内讧。当然,对于他,我们特高课也会严厉处罚他的,并且要他保证以后都不得再针对你。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情就这么了结比较好。王庆福也肯定不适合继续在缉私调查处干了,你把他除名就可以了。至于那个泄密的缉私队队员,我们已经将他枪毙了,也算是有了个结果。你们中国不是有句古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吗?李桑,我们是同学,希望你一定要给我这个面子。” 村上信之助为了保住王庆林这条狗腿子的命,不得不对李毅鑫温言相劝,同时还用上了他以前就了解的中国人非常爱面子的情结来说项。 村上信之助的这番话一说,李毅鑫就明白了村上信之助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想放过王庆林兄弟了,而且这背后说不定还有藤田由纪夫的意思在里面。 只不过现在因为特高课还用得上自己,所以采取了一种怀柔的手段来劝说自己而已。 但是村上信之助的这个处理方案李毅鑫并不认同,虽然李毅鑫知道按照他原来设想的借刀杀人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就必须在退让之前争取一个相对有利的结果。 于是李毅鑫并没有松口,依然坚定地说道:“村上君的意思就是傻点一个无关紧要的缉私队队员就让这件事情这么算了?这恐怕有些不妥吧?他王庆林也许是对皇军有过功劳,但是他这次是捞过界了,而且做出的举动明显是想争夺我这个缉私调查处处长的职位。既然这样,那我还恋栈干什么呢?干脆把这个职务让给他好了,反正一开始我就不愿意进政府供职,只想好好地开公司做生意。进入政府供职我就预料掉会遇到这种麻烦,所以村上君还是另请高明吧,我这就回去写辞职报告。” 说完,李毅鑫就站了起来,拱了拱手,准备离开。 这是李毅鑫故意摆出来的态度,一种有我无他的强硬态度,这其实是一种变相胁迫,因为他有信心现在藤田由纪夫和村上信之助都还有用得到自己的地方,特别是他们对于‘风雨计划’可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值。 于是李毅鑫就是想试探一下村上信之助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底线在什么地方,尽量争取一个相对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如同李毅鑫所料的那样,村上信之助连忙也站起身来,拉住了李毅鑫,嘴里连连说道:“李桑,别意气用事嘛,咱们有话好好说,来来来,坐下。我知道你心里有不满,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大局着想啊。王庆林毕竟与我们大日本帝国合作不少时间了,他在很多方面都对帝国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是有些为难,也希望老同学你能体谅我们的难处。其实呢,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万庆林有些小过错也是无可厚非的,按你们中国的话说,没人都可能犯错,只要这个过错可以弥补,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以和为贵,以和为贵嘛。如果李桑不满意,我可以明确向王庆林宣布他是绝对没有可能担任缉私调查处处长一职的,并且让他当面向你下跪认错都行。” 看到村上信之助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寸步不让,李毅鑫就知道这件事情的处理特高科已经有了定论,他不管采取什么手段,王庆林兄弟都不可能借用日本人的手杀掉了。 于是李毅鑫叹了口气,装作理解村上信之助的为难而说道:“下跪道歉就不必了,我和他们兄弟两个可没有什么话说。如果村上君坚持要放过王庆林的话,我只提一个要求。” 村上信之助见李毅鑫终于松口,连忙问道:“李桑,有话不妨直说,你提的条件只要我能答应的话我都可以考虑答应你。” “那我要求特工总部将王庆林调离石头城,他们两兄弟以后不得在石头城里出现。我现在是根本无法和他共事了,看见他们我就会怒火中烧,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李毅鑫向村上信之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是他临时突然想到的,因为他想起了自己还需要帮助尹群立在特工总部石头城分部内站稳脚跟,而将王庆林赶走,说不定会有利于尹群立开展工作。 而他早就听说在特工总部石头城分部里何浪涛有两个心腹作为哼哈二将,一个是行动队队长王庆林,一个是前情报科现在的情报一科科长欧阳松。 在这两个人中间,李毅鑫听人说欧阳松就是一个酒囊饭袋,根本没有业务能力,只有王庆林的业务能力相对较强,甚至连特高课都很清楚这个情况,经常是有事情直接交由王庆林去办,对于欧阳松则连拿正眼看都不看他一眼。 赶走了王庆林,实际上就是斩断了何浪涛的一条臂膀,这对于加剧何浪涛与严复之之间的矛盾是有好处的,只要尹群立能牢牢跟着严复之,那么自然就能在特工总部石头城分部中站稳脚跟。 而且将王庆林赶出石头城李毅鑫还有两个考虑,一是要保证短时间内没有人敢在对自己暗中下手,震慑那些敢于窥视自己的人。 而且王庆林离开了石头城也将会没有办法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这是一种不得已采取的暂时措施。 而第二个考虑则是李毅鑫见日本人始终不愿意杀掉万庆林,那么他只能另避蹊径,让中统派特工来动手。 当然,动手杀掉王庆林兄弟两人的行动必然不能在石头城里动手,以为那样的话所有人都会认为他李毅鑫就是幕后主使者。而日本人肯定也会对他十分不满而导致一连串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