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产量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产量 “移民费用主要来自开封北面盐碱地开发,城中原二十八作工坊用地拍卖,没有额外增加朝廷负担。” “而这些人移出来之后,降低了工坊生产成本,生计开始主要是修造三畿新增建筑,洛汴渠,陈留渠,陈汴铁路,形成了几支专业的施工队伍。” “除了工坊和营造,剩下的大多务农。” “陛下,汴京城菜价不便宜,中牟一亩地的蔬菜,收益就能够养活一家五口,铁路开通之后,这里种菜养猪的人更多了。” 赵煦问道:“种菜养猪的人多了,那种粮食的人不就少了?这样国家的粮食够吃吗?” 苏油微笑道:“陛下真是聪明,没有只看到一家一户的小收益,首先想到的就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给国家带来的大问题。” “的确,中牟本地耕种粮食的土地面积,自铁路开通以来在减少,而种植棉花、油菜、蔬菜的面积在明显增加,不过从统计发现,中牟的粮食并未减产,甚至还有增加。” 赵煦一鼓手掌:“山长的莱山一号!” 苏油笑道:“莱山一号固然功不可没,此外还有套种方法的改良,水利设施的持续改善,新型家庭式立体农业的推广。” “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肉蛋油的摄入,让人体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降了下来。” “还有就是储藏方式和加工方式的改良,让粮食储藏期变得更长,糜烂浪费减少,让人对粮食的营养吸收率增加等,都应该算进去。” “三大丰一小丰,这四年国家的粮食储备激增,百姓生活明显改善,来得太不容易了。” “今天臣之所以请陛下来中牟,太后也之所以同意,是因为臣要请陛下看看我们试种的那些东胜州作物。” “陛下,如今我大宋作物,最顶级的上田,一年可收四石,其余的平均亩收两石就很好了,很多坡旱地,贫瘠地,亩种两斗年收一石的也比比皆是。” 赵煦有些小兴奋:“那就是东胜州作物产量大大超过预期?” 苏油笑道:“有几样,实在是……一会儿陛下见了之后,亲自测量吧。” 马车很快转到一条小路上,道边房屋渐渐变少,耕地越来越多。 很快,道边出现了一种高大的作物,已经变得枯黄,每棵作物上还有一个个小笋一样的结实,分列在作物粗壮杆子的两侧。 苏油说道:“这就是玉黍米了。我们就在这里下车吧。” 远处一群农夫正准备收获,见到三人下车就迎了上来:“学士来了,还有扁罐郎君,不知道这位是……” 苏油说道:“老李这一年辛苦了,这位是佣哥儿,城中勋贵子弟,他家的地明年也该轮作了,家中长辈叫过来看看,能不能挑点高产的新粮食种。” 老李也是当年西军死人堆里的扒拉出来的,手脚倒是都齐全,就是脸上挨过一箭,将左右脸射了个对穿,胡须遮掩下像俩酒窝,反倒让人变得有些喜庆。 就是说话从此有些大舌头。 老李说道:“那我给小郎君推荐玉黍米,扁罐少爷说万里海外那些人亩产两百斤,我看那是他们压根不会种!” 说完美滋滋地对苏油问道:“学士,那就招呼儿郎们开工?” 苏油笑道:“那就开工吧,赶紧上人手,将这片地都收了,其它几样呢?” 老李便招呼手下收割,然后说道:“在那边呢,我带学士过去看看?” 苏油说道:“马铃薯、甘薯、木薯,都看看。” 马铃薯地和甘薯地上是一条条低矮的土垄,土垄上藤子已经开始枯萎的就是马铃薯,藤子尚在青绿的是红薯。 老李扛来几把锄头:“这玩意儿也喜人,就是国公爷有交代不敢胡乱弄。” 打发走老李,苏油给赵煦和扁罐都分了一把锄头:“咱们随机刨几棵,估计下产量。” 这个种植方法来自后世,最搞笑的是直到后世九十年代以后才推广到川中。 苏油当年在地头和老人们聊天的时候,老人们说以前川中种植薯类都是种在平地上,起垄的种法在福建沿海早有采用但是他们都不知道。 起垄种植好处很多,平日里沟里可以走水,不怕淤积,收获的时候推平土垄就能得到块根和块茎,不用挖坑,收获比平地种多不说,也轻松很多。 一棵马铃薯很快被赵煦起了出来,一共刨出来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疙瘩,苏油将之收集到篮子里掂量了一下,也有两斤多了。 不过大的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小土豆。 三人随机挑了十棵,每棵有多有少,加起来也有二十多斤。 然后赵煦翻出本本来用铅笔一算:“司徒!这亩产能达到七百斤!七百斤!” 后世土豆亩产动辄两三千斤,精耕细作的试验田,万斤都有过,七百斤产量苏油也不是很吃惊。 呵呵笑道:“庄子上都是改造的上田,猪粪肥也足,又是专家精耕细作,不是普通农家能比。” “换到次等的田地上粗作,产量能有四百斤就不错了。” “那也了不得啊!”赵煦转头对扁罐说道:“扁罐哥,我要给你报功!” 扁罐左右看了看,没人,才尴尬地说道:“陛下,其实你该叫我苏殿直,或者苏都卫,要是被朝臣听到陛下如此称呼我,会劾我大不敬之罪的。” “哦。”赵煦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也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今天是在庄子上嘛!” 苏油笑道:“发现作物的功劳,在扁罐上次回到杭州时,就已经功过相抵,岂可再赏?” “如今要说有功,那就该归于研究出这些作物的栽种之法,以及今后的推广之人。” “而这个人不是扁罐,也不该是扁罐,臣认为……陛下你该身担其责,为大宋子民解决温饱,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嗯!”赵煦顿时点头:“几种作物,我都要带回宫去给皇祖母看看,这是天佑我大宋!” 苏油说道:“说起来还有个东胜州华夏余裔的归化问题,这里边也有他们的功劳,却还在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还在相互屠杀,大兴人祭。” “教化问题,也请拥哥留意。” 赵煦点头,然后想到一个问题:“吐绶鸡有多少了?现在可以吃了吧?” 苏油哈哈大笑:“来到苏家庄子,先得干活,干完才能吃饭!” 赵煦现在隔日一朝,因此只有一天时间,等着土地全部收完是不可能的,只能随机收获称量,然后根据面积估算产量。 几人忙碌了一上午,跑了庄子上几个地方,最终得到统计结果,马铃薯亩产七百斤,甘薯五百斤,木薯有些吓人,能达到上千斤! 但是木薯有个麻烦的地方,就是本身需要脱毒。 脱毒的方法就是切成片丢到箩筐里,放到溪水中冲刷两日,或者磨成浆子,兑水沉淀几次。 因为脱毒过程中木薯自身会发酵产生酸味,最后还要加碱中和。 因此产量虽然大,却必须加工才能食用,并不适合小农家庭。 这个问题夏天收获的凉薯同样有,凉薯水分太多,产量虽然大,但是不易存储,而且种子和藤蔓有毒,也容易造成误食。 作为粮食大面积推广不合适,当作对于大宋菜蔬的补充,倒是不错。 这些思考方式,在收获和测量的过程中,苏油顺便也给赵煦详细讲解了一遍。 这些其实是另一个层次的“何不食肉糜”,不能让赵煦以后看到地方官亩产上万斤的荒唐奏报就信以为真,产生国家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的错觉。 不过成果还是非常喜人。 大宋如今已经有三分之一土地属于官地,主要是得益与荆湖开发和南海宁夏的红利。 官地的种植,官府其实可以干预一下的,带着赵煦来亲自验看几种新作物的产量,就是希望他以后尽一份自己可以尽到的责任。 从赵煦的高兴程度来看,苏油觉得完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