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之谋伐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

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

    永汉二年,二月四日。

    已是孟春时节,草长莺飞,博平县城内,无数士兵来来往往,不断穿梭。

    田丰还是晚了一步,虽然他也猜到了高览和许攸的进攻只是佯攻,但谁也不知道,如果他真的走了的话,佯攻会不会变成实攻。

    所以田丰不得不在临邑一带多逗留了两日,正是这两日的时间,让袁绍的大军轻松拿下了南边的博平县城。

    张飞仅仅留了三千人守两座城池,而且博平县城也不是什么城池高厚的重镇,靠着城内一千多人,想要抵挡住袁军上万人的进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这次进攻的可不是许攸那支从东郡长途跋涉数百里前往济北国的偏师,而是不到七十里,袁绍的主力军,拥有大量攻城器械。

    这使得整个攻城战争甚至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在北城门被轻松攻破之后,青州军就在一名守城的军司马命令下,果断选择了弃城逃跑,自南城门离开,前往南面的聊城。

    陈暮曾经在青州军中提出过一个口号,叫“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在明知道敌我力量悬殊,根本不可能战胜敌人的情况下,士兵没有必要硬拼,该跑还是得跑,不要过于鲁莽。

    这就是所谓的战略转移,并非懦夫行径。

    这个口号得到了刘备的称赞,深得他心。因而青州对于士兵力战之后的逃跑行为,并不会有什么惩罚措施。不过若是在打得过或者实力相差不大,却未战先怯,那自然是另外一回事。

    博平之战就是如此,当时袁军还没来得及把南城门全部包围,博平的青州军付出一定伤亡,成功突围,有八百余人逃了回去,聊城那边还有一千人,汇合在一起,总计两千来人,勉勉强强守住了聊城,等来了张飞援军。

    虽然聊城守住了,但博平的丢失还是给予了青州很大的打击。原本应该固若金汤的泰山齐长城防线,被人从内部攻破,为了堵住这个窟窿,就得拆东墙补西墙,反倒使得博平口子又露了出来。

    袁绍虽然没有拿下聊城,可有了博平作为突破口,他完全可以在城池内驻扎兵马,囤积粮草,然后分兵袭扰龙凑,到时候平原反倒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青州如今就陷入了被动当中。

    到了二月中旬,袁军果然开始对龙凑发起了试探性进攻,虽然被守军打退,但这并非是一个好的信号。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龙凑渡口都将会受到袁军的袭扰。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不算太坏,聊城还在张飞手里,袁军不敢枉顾身边的聊城,不可能大举进攻,只能小规模骚扰,这点攻击龙凑还是防御得住。

    所以如今依旧处于僵持时期,不会影响整体局势,但也算是一个小裂缝,青州这面高墙,看起来隐隐已经四面漏风。

    二月底,高览从南线继续进攻济南,荀彧重新修筑了已经被许攸拆毁的齐长城防线,又在泰山小道设伏,打退了妄图再次从小道绕来的袁军,双方僵持在卢县与齐长城一带,分不出结果。

    三月中旬,袁绍挖掘了足足两个月的地道终于通到了平原县城下,但让人绝望的是,地表竟然有一层厚厚的水泥结构。虽然只是整个城市的马路,很多房屋乃至于宅院都没有水泥铺设,可大多数房屋家中都会铺设地砖。

    秦汉风格建筑就是这样,地基铺设地砖,然后在地砖上方搭建横梁,让房屋远离地面。唯一是夯土结构地面的,基本就是各家各屋的院子,别说贫民,即便是豪强,院子里也是种上花花草草,一般不会铺设砖石。

    但袁绍挖掘地道的士兵在地下,他们哪知道平原城哪个地方是院子,即便是随便乱挖,不说挖掘地道有多艰难,单说平原城可不是两平方公里的普通小县城,作为一郡治所以及南北贸易往来集散中心,这座城市面积足足十多平方公里,挖到猴年马月也不一定找得到。

    所以地道战术最终还是失败,不是失败在被敌人发现,而是失败在夯土结构的地面上浇灌水泥,地下的袁军士兵根本打不穿。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袁绍猛攻聊城,刘备本想领兵出城,亲自南下去聊城解围。

    但袁绍的主力部队一直将平原城团团围住,他除非放弃整座城市,在安德的典韦,西平昌的臧霸的掩护下往南行军,不然的话,他的一切行动都会在袁绍眼皮子底下,到时候就有可能在野外遭遇围攻。

    所以在荀攸的劝说下,刘备最终还是放弃了亲自领兵南下解聊城之围的想法,最终是派遣臧霸,放弃西平昌,顺着黄河一路往上游行军,来到龙凑渡口驻防。

    同时命令黄忠逆流而上,往聊城而去。

    在黄河济水漯水这片水系当中,三条河流都是相通的。特别是漯水,因为漯水就是黄河的支流,它从东武阳的南面黄河的北岸流淌,然后过东武阳、阳平、乐平、聊城以及博平,再次汇入黄河。

    但它并非是汇入黄河就完事,而是穿过黄河,横截了整个平原国与济南国,最后在黄河与济水之间的位置,流入莱州湾。

    因此水师可以通过三条河流之间的各个支流,四处行动。

    五月七日,已经是孟夏时节,一大早,茬平黄河渡口处,河流附近的港口密密麻麻的船只就开始随风而动,在河流当中上下起伏,不断飘荡。

    太史慈与黄忠奉命驻守此地,二人各领水师接近两万人,其中一部分是大型楼船,可以运兵一两千人,另外一些则是艨艟、斗舰等可以运兵数百人的中型船,最多的则是走舸、露桡、先登这些小型船只,可运兵数十人。

    不过此次要逆流而上,小船只很难顶得住黄河的大风大浪,因此黄忠奉命北上去解聊城之围时,便带上了七艘楼船,总兵力达八千人,顺着黄河一路北上,约一百二十里,从清晨到傍晚,才到达漯河入口。

    进入漯水流域,速度就快了起来。毕竟是顺河而下,只是此时黄忠却不能行军,因为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半夜三更驾驶着船只在河流当中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触礁或者撞岸,因此必须等到第二天的白天才能继续行军。

    到五月八日清晨的时候,宽达二百丈的漯河江面上升起了一片白雾。雾里行船跟黑夜行舟也没什么区别,但黄忠怕聊城有失,因此冒险行军。

    好在漯水是一条仅次于黄河济水的大型河流,河面宽达五六百米,在水浅的时候或许有触礁的危险,不过只要掌舵不是瞎子,一直沿着河中央走,想要撞岸还是非常困难。

    并且现在已经到了夏日,黄河上游冰山融化,下游水流暴涨,触礁的风险也荡然无存。

    黄忠站在领头船的甲板上,看到远处河岸边影影绰绰,再仔细一看,正有无数袁军士兵牵着马匹在河边饮水,下方大部分河滩都已经被淹没,袁军饮马漯河,还得依次排队。

    在河岸上方是大片森林,随着太阳慢慢升起,早晨的雾气开始消散,河岸边的袁军士兵也是瞠目结舌地看着江面上漂浮的七艘庞然大物。

    它们缓缓地航行在江面上,顺着河流而下,等到了远处滩边上的时候,离河滩约二三十丈的距离,开始下锚停船,紧接着船舷两侧的小船已经系在船尾的艨艟、斗舰纷纷下水,全副武装的青州军士兵们顺着船梯有秩序地上船。

    愣了接近十余息的时候之后,袁军士兵终于反应过来,纷纷呼喝着拉着马匹回头要走,而后面还有不知道情况的士兵正排队牵马来河边,双方前后交错相撞,兵荒马乱之际,整个河滩边上一片混乱。

    聊城位于漯水以南,城池离大河不到四里地,从北面的江河截留了一条支流进入城内,变成了护城河,此刻黄忠的大船,就坐落在护城河以及漯水的交界处,无数小船开始靠岸。

    岸边上大量的袁军士兵纷纷往营寨里跑,他们的营寨并非是在漯河边上,而是在更西一点的另外一侧,离河边还有那么半里地,处于一片森林茂密的旁边。

    古代行军打仗,安营扎寨一般不会离河流以及森林太远,等到袁军主将得到消息,匆忙整顿士卒准备迎敌的时候,黄忠已经上岸。

    他没有骑马,手持大刀步行走到了岸上,身后是密密麻麻,源源不断的士兵从船上下到岸边。目光所及,在河岸的南面是一座城池,离了约三四里地,城池上方正在闪烁着亮光,黄忠知道,那是望远镜的镜片。

    青州出产的望远镜数量很少,科技发展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完全透明的玻璃到现在还没摸索出完美配方比例,能有这几个望远镜,还要得益于东海高度透明的水晶矿产。

    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能够独自领军的高级将领有望远镜以外,大部分将领校尉级别都没有望远镜。黄忠因为执掌水军倒是有一个,但他放在了船上。

    开玩笑,整个青州也没有几个,现在上岸步战,带在身上一不小心在战斗当中打碎了,那得把黄忠心疼死。

    老头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胡子隐隐泛白,但浑身肌肉虬结,粗壮有力的臂膀将两肩护臂绷得鼓鼓囊囊,左右看看,见到校尉韩璋匆匆而来,对他说道:“将军,士兵们大多上岸了。”

    “列阵,准备战斗!”

    黄忠沉声道。

    “唯!”

    韩璋领命而去。

    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将近八千士兵,在岸边组成了战阵。

    而几乎是在他们上岸的时候,那边袁军军营当中,方才一阵鸡飞狗跳,此次领军将领,正是审配与袁尚。

    颜良文丑在魏郡抵挡关羽陈暮,高览在东郡一带,张郃现在也在魏郡,所以除了审配和袁尚以外,袁绍身边也没有什么好的可以独立领军出征的人选。

    这次袁绍十余万大军,有约两万多人在安德附近与典韦纠缠,主力部队还在平原,另有成千上万游骑,游荡在平原周边的旷野之上,包括博平、聊城这边,都已经被袁军占据,到处都有岗哨和营地。

    袁尚和审配进攻聊城,带了三万兵马,光骑兵就有三四千人。作为袁绍最疼爱的三子,袁尚确实得到了最大的优待,审配的领军能力也属于中上级别,攻打不到一万兵马的聊城绰绰有余。

    在听闻青州军的援军顺着漯水而下之后,袁尚和审配匆忙召集各路将领安排军务,营寨大门打开,吕旷、吕翔、张凯、阴夔、苏游、郭昭、尹楷等将领领着本部人马鱼贯而出。

    从黄忠停船上岸,到开始排兵布阵,已经过去了约三刻钟的时间,将近半个时辰,袁尚这边也才刚刚整顿好军营上下,将混乱的营地安排妥当,开始出营。

    约三四里外的聊城城内,田丰用望远镜早早地注意到了这边情况,他立即让张飞披挂上阵,准备出城援助黄忠,与袁军决一死战。

    虽然双方兵力有些差距,不过田丰还是敏锐地观察到了一些袁军的弱点,对张飞说道:“翼德,袁军的正面营寨是对着我们的城池,黄汉升是从他们的侧面河岸发起进攻,河岸地形太窄,容纳不了那么多人,你不要去从正面进攻袁军营寨大门,就从侧面袭击河岸边,届时袁军拥挤,西面又是大河,两面猛攻之下,必然崩溃。”

    “明白!”

    张飞点点头,下了城楼骑上乌云踏雪,喝令士兵将城门打开。

    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响起。

    城门大开,吊桥慢慢放下,张飞一马当先冲出去,身后无数士兵蜂拥而出,夯土地面卷起大量尘土。

    此时距离黄忠上岸已经四刻钟,差不多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到了早上八点多钟,太阳升起,江面上的浓雾逐渐散去,三方兵马聚集起来,开始排列战阵。

    而在漯水河面上,袁军根本没有注意到,离他们仅仅只有四五十多丈的距离,七艘楼船,缓缓飘荡靠近岸边,船锚放下之后,右侧的飞庐女墙下,一根根闪烁着锐利寒芒的床弩弩箭,悄然指向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