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愿带吴钩,匹马戍邕州
甘家村外的相扑场训练营里,甘奇正在与狄青对坐。 甘奇看着这个本该死了好几个月的狄青,心中很是欣慰,开口说道:“狄大爷,朝廷怕是又要用你了,机会终于等来了。” 不想狄青却摆手说道:“道坚,也别高兴得太早,火峒蛮之事,老夫也知晓了。但是朝廷用不用老夫,却还是不定之事,邕州之势,你不懂,老夫却很明白。几十羁縻之州,多以羁縻之策。朝廷诸公之想,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安则安,能抚则抚。除非事情难以收拾了,才会出兵去讨。” 甘奇听得狄青的语气,便也知道这位狄大爷其实也在憧憬着再次为国效力。但是狄青也深知朝廷对待这种事情的态度,所以并不那么欣喜。 甘奇闻言,却道:“狄大爷,您老不必担忧,我有办法让朝廷出兵。” “你有办法?哈哈……道坚呐,老夫当真愿意相信你有办法,但是朝堂如今是谁人把持?那些把持朝政之人,你不了解,老夫还能不了解吗?”狄青摇着头,也如他话语所说,如今的朝堂,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富弼,还有一个刚刚升任之人是韩琦。韩琦之辈,狄青岂能不了解? 狄青与韩琦共事,不是一天两天,韩琦是何许人也?几代官员在西北励精图治,对西夏的战争,更是胜多败少,几乎打得西夏抬不起头。韩琦好水川一战,便葬送了无数官员多年的不懈努力,然后割地赔款,大好局面皆被韩琦葬送了去,狄青岂能信他? 甘奇却是又道:“听闻韩相公在朝堂上还提过让您老出战的对策。” 狄青却还是不信,摇头说道:“他不念我死,便已足够了。” 甘奇心中难受,却是又道:“狄大爷放心,我便是想方设法,也要让朝廷派兵出战,只要派兵剿贼,必然要用您。不用您,这朝廷也无人可用了,难道他韩琦还能亲自带兵去剿火峒蛮不成?” 这话不假,此时的大宋,能倚仗的带兵之人是真不多了,除了西北种家等人,这东京城里更是没有人了,总不能临时千里迢迢从西北招人过来,狄青就在京城里,狄青还剿灭过侬智高,不用狄青用谁? 关键问题是朝廷得下决心派兵去剿侬宗旦。 甘奇自然得想办法让朝廷派兵南下邕州。 狄青听得甘奇的话语,眼神之中有那么一些希冀,希望甘奇真能有办法让朝廷派兵南下,希望自己真的能再次为国效力。但是心中却多有担忧,大概是觉得甘奇做不成此事,此时的甘奇,一个白身士子,又凭什么去影响朝堂局势?又凭什么让朝堂上那些相公们听他的? 甘奇起身,看着这个本该死去的老战神,叹了一口气,出门去想办法。 其实办法也不难,影响朝堂相公态度,不如影响皇帝态度。民意也很重要,用民意影响政策本不是一个好的渠道,但是事已至此,也不得不用了。 最重要的是,狄青还活着。狄青灭得了一个侬智高,再灭一个侬宗旦又算得了什么? 甘奇回到家中,直接进入书房,开始冥思苦想,慢慢落笔。 又过几天,还是之前那个茶楼。 孔子祥又拿着最新一期的报纸走进茶楼。 没想到今日茶楼里人满为患,十多岁的孩童,五六十岁的老汉,甚至还有一伙拿着刀枪棍棒的泼皮无赖。 再往旁边看看,竟然还有几个正在嗑瓜子的妇女。 “孔先生,快快快,都等候您多时了,茶都吃了两盏了。” “孔先生呐,您终于是来了,快坐快坐,还不快给孔先生上茶。” 孔子祥似乎有点受宠若惊,左右拱手示意着,看得茶来,还从怀里去掏钱。 却见上茶的小厮说道:“孔先生,千万别客气,这茶可不敢收您的钱,否则掌柜的免不得一顿老打。” “这如何好意思呢?我家里有的是钱,良田万顷呢。”孔子祥非要给钱。 小厮连连摆手后退:“孔先生,您是太学的大才,可千万别害了小人挨打。” 这一刻,豪富的孔子祥,心中感动不已,左右连连拱手,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万民拥戴?来日若是当官了,也能当到这个程度,那该多好。 想到当官,孔子祥立马觉得不行,百姓的茶,岂能白喝?孔子祥从怀中掏出一串铜钱,往桌上一拍,开口说道:“我一个读书人,圣贤子弟,岂可白喝百姓的茶水?若是这茶我白喝了,如何有脸面对圣贤?茶钱,你们一定是要收的,不收也不行,不收我下次坚决不来此处了。莫说我只是一个太学生,就算来日东华门外唱了名,当了父母官,也万万不能白拿百姓一针一线!” 孔子祥大义凛然,颇有当日甘奇披枷带锁之风范。 有人见此,夸奖道:“孔先生来日若是当了官,定然是一个好官。” “是极是极,孔先生来日东华门外唱了名,定要在我开封府当官才好,一定要留在开封府啊。” “诸位,到哪里当官,可不是我能决定的,多谢诸位盛情。且先读报,今日之文,依旧是道坚兄亲笔,诸位且坐,细细来听。”孔子祥摆手说道。 众人立马落座,等的就是今日的文章。 先听文章题目:《士当生死为国许》 再听开篇:盛唐之雄,逐胡虏,灭突厥,万里西域都护,万国来朝长安,何以? 君不闻,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君不闻,李长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君不闻,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君不闻,李太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君不闻,岑嘉州,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 燕云胡儿百十秋,西北狼子不世仇,且如今,南蛮火峒也敢犯邕州,岂能与甘休? 苦读圣贤为报国,满城士何多?岂还闻,盛唐那般生死为国许? 吾愿带吴钩,匹马戍邕州,愿在阵前死,何须万户侯! 甘奇此文,满篇其实就是一个宗旨,为什么盛唐那么牛?因为盛唐的读书人,都敢喊打喊杀,甚至自己提着刀出塞去打去杀。为何我大宋朝这也有敌人,那也有敌人?因为读书人再也不敢喊打喊杀,更别说亲自去打去杀。 甘奇最后,就是说自己要带刀上阵,要亲自去打去杀。 这大宋朝读书人的风气,实在不对劲,甘奇要去邕州,更要尽力影响这些读书人一起去邕州。 邕州火峒蛮,不是什么大敌,胜之不难。 但这个机会极好,敌人不强,甘奇就是要趁着这个号机会,带着这些文人士子去战场上看看,看看什么叫作打仗,什么叫作胜利,更要让他们看看当兵的人是如何为国征战的。 亲眼见过胜利之后,这些读书人对于打仗就会有信心。 这种信心很重要,因为大宋朝的读书人,在真正危机的时候,听得敌人大军,大多数人就吓得战战兢兢,满朝文武,说和说逃的人多,说战的人少,割地赔款。 不得多久,这些汴梁士子成为朝廷中坚力量的时候,便是大宋危机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些未来的中坚力量,如果还是没有一点敢战的信心,靖康之耻还如何避免? 甘奇要去阵前死,问问这汴梁的文人士子们,要不要随他一起去阵前死? 文章读完,孔子祥看着满场众人。 众人早已一个个热血沸腾,特别是那些泼皮无赖,一个个举着刀枪棍棒,开口喊道:“甘先生,当真是条好汉,若是甘先生提刀上阵去打仗,老子也随他去。” “去,都去,来日若是谁要去打党项,要去收复燕云十六州,老子一定去上阵杀胡儿,为国效死。” “甘先生文章写得好,有胆气!” 有人又问孔子祥:“孔先生,您与甘先生乃是同窗,此番甘先生要上阵杀敌,您去不去?” 孔子祥看着满场热血沸腾,年轻人的心气哪里受得这么激?开口便道:“吾愿带吴钩,匹马戍邕州,愿在阵前死,何须万户侯?我与道坚兄相交莫逆,便去同死许国!” “好,孔先生不愧为太学大才,顶顶是条汉子!” “来日甘先生与孔先生若能为官,定是了不得的好官,有你们这等好官,恢复汉唐盛世不在话下。” 孔子祥听得众人夸赞,连忙起身拱手:“诸位谬赞,生死许国,不过是吾辈读书人之本份,当不得如此夸赞。” “孔先生,谬赞什么的,咱也听不懂,反正你就是一条好汉!你这般的好汉,来日就合该你当官,当大官。甘先生这般的人,那就要当大大官,当相公才好。” 孔子祥连连拱手,都不知该怎么谦虚了。这回他倒是不急着走了,一杯一杯的茶在喝,与众人打成一片,聊得兴起,还掏钱请人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