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升官
葛先生姓葛名权,在特务处时期就加入了军统,他原本就不是行动人员,所以主要负责类似后勤保障的工作。 听说曾澈被捕,葛权十分震惊,这是极其严重的情况,必须要尽快向总部汇报。好在姜新禹拿来了一部发报机,葛权当机立断,决定立刻给重庆发报。 一个小时之后,葛权从卧室里走出来,对姜新禹说道:“重庆回电了,戴老板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曾站长脱险!” “什么办法?” “假投降!” 姜新禹犹豫了一下,说道:“可是,我感觉站长可能不会同意,如果他有心假投降,何必受尽酷刑折磨……” 葛权摆了摆手,说道:“如果曾站长没有接到命令就向敌人投降,总部很难甄别他是真降还是假降,现在属于奉命投降,性质上完全不一样。” “需要我做什么?” “你能不能想办法,把戴老板的话带给曾站长?” 姜新禹略一思索,说道:“我试试吧,不管成与不成,到时候我再来通知你。” “好,如果我没在家,你就去崇文中学找我,我在那教书。” “知道了。” 第二天,红桥警察局。 姜新禹一进门,就感觉到了气氛有些异样,所有人看见自己都非常的客气,以前那些对下面人爱理不理的科长股长们,一反常态主动和他打招呼。 走进警长休息室,几个聚在一起议论的警长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道:“姜警官,你这才是真人不露像啊,不声不响搞出这么大事情来,说说,走了谁的门路?” “新禹,太沉得住气了,一点口风都没露,佩服!” “日后有什么好差事,可要多关照这帮弟兄们啊。” “我们哥几个商量了,大伙凑份子,晚上在亚洲饭店给你摆一桌,庆贺庆贺!” 姜新禹听的莫名其妙,拦住他们的话头:“你们是不是早上都没吃饭,合起伙来拿我开涮?” 雷朋已经换好了警服,阴阳怪气的说道:“新禹,别装了,怎么着,不见兔子不撒鹰呗?非得正式宣布才算数?” “宣布什么?我越听越糊涂,谁能说一句整话的给我解释解释……”姜新禹打开衣柜,准备换制服。 “局长让你们都去会议室开会,马上!”一名警察推门喊道。 众人三三两两的往外走,姜新禹换好了警服,紧走几步撵上雷朋,说道:“嗳,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雷朋惊讶的看着姜新禹,说道:“你真不知道?” “我昨天没上班,我知道什么?” “昨天局里就风传,说是缉私科科长任命下来了,新任科长就是你!” “我?怎么可能……” “可不可能,今天就应该能见分晓了,突然开会,估计是和这件事有关。” 姜新禹心想,自己拒绝了服部彦雄的条件,缉私科科长的位置怎么会轮到自己,这太奇怪了,按理说,从服部彦雄那一关就不可能通过。 会议室内,红桥警察局警长以上几乎全部到位,比任何一次开会人员来的都要齐整。 几分钟后,王局长迈步走了进来,他四处看了看,说道:“姜新禹来了没有?” 坐在座位末尾的姜新禹站起身:“局长。” “嗯嗯,坐下吧。” 王局长把手里的公文放在桌上,随手翻了几页,说道:“各位,今天临时开这个会,主要是说一件事,马上来到年关了,遵照堰津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的要求,在年底之前,军警特宪联合行动,要进行一次清乡运动,务必扫清堰津地区所有的反抗分子!” 一名科长说道:“局座,日本人隔三差五就搞清乡运动,清来清去,老百姓怨声载道,反抗分子越来越多,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王局长摸了摸自己油光崭亮的大背头,说道:“我们只管执行命令,至于说清乡的效果好不好,那是南京汪主席和日本人该考虑的事情!” 雷朋笑道:“管他效果好不好,就看谁下手快!” 他的话引来一片窃笑声,在座的都明白他的意思,对警察局来说,每次清乡运动,其实都是一次搜刮敛财的绝佳机会,至于谁能“合理合法”的捞到油水,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王局长拿起公文拍了拍桌子,说道:“静一静,静一静!……宪兵队、侦缉队、特高课、警备队,估计都已经动起来了,警察局也不能落在人后!所以,在清乡运动到来之前,把你们平时养的那些密探、眼线都撒出去,多探听关于反抗分子的情报,争取做到有的放矢,别到时候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让外人笑话我们警察局都是一群酒囊饭袋!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明白……” 会议室内参差不齐的回答着。 王局长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的会议就是传达这件事,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最后,我宣布一项任命,从即日起,姜新禹将担任缉私科科长一职!” 稀稀拉拉的掌声中,姜新禹颇感意外的站起身,双脚一并立正敬礼:“感谢局长栽培!” 王局长干笑两声,说道:“姜科长,好好干,上面对你很器重,希望你能不负众望。” 姜新禹:“卑职一定竭尽全力!” 散会后,众人自然是少不了围着姜新禹一番恭维吹捧,一时之间,会议室内谀词如潮,不绝于耳。 姜新禹心里也很高兴,这是意料之外的礼物,虽然不知道服部彦雄是出于何种目的,但是自己确实是当上了缉私科长。 缉私科长办公室在二楼,面积虽然不算大,但是怎么也好过十几个警察在一间屋子办公的待遇。而且还配备了一辆轿车,以后再也不用骑着脚踏车风里来雨里去,对于做地下工作而言,有了车在时间上会更有效率。 在当天下午,姜新禹就把跟了自己一年多的赵玉虎调入缉私处,这种事很正常,一朝天子一朝臣,培植亲信几乎是所有官长的手段,任何年代,都是如此。